高精技术
争分夺秒 全力以赴——新医大一附院成功抢救一例术中过敏性休克患者
时间:2025-02-06   供稿:麻醉科 李珊珊   点击:9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团队携手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将一名术中突发肝脏细粒棘球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再次彰显了医院在应对急危重症领域的卓越实力。

33岁的马女士既往因肝脏细粒棘球蚴病行已接受了4次手术治疗,此次肝细粒棘球蚴复发,病灶体积大18cm×15cm×20cm,压迫症状明显,就诊于新医大一附院肝胆包虫病外科。术前,马女士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手术按计划顺利进行。然而,手术刚开始不久,对病灶进行减压时,患者突然出现动脉有创血压急剧下降,从正常值骤降至45/26mmHg,心率飚升至148bpm,肝胆包虫外科手术团队立即暂停操作,在与麻醉医师李珊珊迅速沟通后,大家得出一致结论——患者发生了细粒棘球蚴囊液外渗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当棘球蚴寄生在人体,如肝脏内,随着包囊的不断增大,可对人体组织造成破坏。巨大的包囊会对周围器官和组织产生压迫,引发病理性的改变,因手术、外伤、自发性包囊破裂引起囊液外溢或头节进入腹腔等,可诱发人体发生过敏反应‌。

这种过敏反应的表现多样,轻者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而极少数患者的反应可能极为强烈,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是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这类休克迄今为止,术前没有很好的预防和预测方法,来势凶猛,常规药物-肾上腺素治疗效果不佳,且临床症状明显,循环波动大,血压难以维持,持续时间长,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

情况万分紧急,若不及时处理,患者随时可能因呼吸心跳骤停而失去生命,麻醉团队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抢救。

麻醉科副主任叶建荣立即指挥团队成员,紧急给予患者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并快速输入抗过敏药物、泵注升压药物等急救药品,同时手术室主管护师李梅开放多条静脉通路给予胶体液减轻血管渗出,维持渗透压和有效循环血量,并做好体温保护。在团队的全力抢救下,患者血压慢慢回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全身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潮红和粟粒样结节逐渐消退,手术得以继续进行。经过近90分钟的紧张救治,马女士脱离了生命危险,并最终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经过重症医学团队的专业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两天后转回普通病房。

此次抢救充分展现了新医大一附院麻醉科和手术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高效协作能力。面对突发状况,团队沉着冷静,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展开抢救。

同时,这一成功救治案例也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外科手术团队、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医学团队之间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麻醉工作者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手术患者的“生命守护者”,更是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的“急救先锋”。此次术中过敏性休克的成功抢救,再次证明了麻醉团队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今后,新医大一附院将继续以专业的技术、严谨的态度和高效的合作,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条:【新医技术谈】腹腔镜辅助活体肝移植手术 让生命重焕光彩
下一条:全疆首例|新医大一附院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骶神经调控I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