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新疆日报|来新疆看病这些天 哈萨克斯坦患者眼里有了光
时间:2024-04-12   供稿:   点击:9

  4月10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在医生的辅助下,瘫痪在床的哈萨克斯坦患者杜娜(化名)一遍遍抓握着拳头。虽然动作缓慢,但这是自她脑干出血后,瘫痪在床10个多月来,第一次自主完成抓握训练。“我以为这辈子只能瘫在床上了,来到这里后,我又看到了希望。”杜娜的眼里泛着光。

 

42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对两名哈萨克斯坦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刘隽 摄

  杜娜患有高血压,2023年突发脑干出血,致使四肢瘫痪。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到中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双方专家多次远程会诊,初步明确了治疗思路。

  考虑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康复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杜娜决定来新疆接受治疗。一同来新疆治疗的,还有中风后偏瘫5年多的穆里(化名)。4月2日,两人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医院经多学科会诊为他们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每天,责任护士都会给两人扣背、排痰、引流。通过物理降温,目前,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排的痰也变清了。”该院康复科主任王宝兰介绍说,穆里的病情相对较轻,康复训练如期进行。杜娜的情况比较复杂,但能自主抓握,也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治疗,能达到让她坐起来、双手完成一些自主训练的预期效果。”

  目前,新疆组织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5家定点医院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床位,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配备俄语、哈萨克语导医及护理人员。

  去年以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一步推动国际医疗交流合作,帮助哈萨克斯坦国立医学科学中心完成该国首例离体肝切和自体肝移植术;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考察访问,就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患者。

  “早在10年前,医院就通过了国际医疗服务质量认证组织(JCI)的评审。通过多年发展,已逐步达到国际同质化服务水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陆晨介绍,今年,该院将根据达成的合作意向和签订的协议内容,派出若干专家团队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和包虫病治疗等在内的相关科研、医疗合作,服务更多患者。

 

 


上一条:【媒体】还在“谈癌色变”?一起来认识癌症,科学防癌!
下一条:【媒体】石榴云|新疆诊断首例罕见病:法布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