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技术
微创救“心” 新医大一附院心血管病中心成功开展首例TPVR手术
时间:2024-04-11   供稿:冠心病二科 贾林·阿布扎力汗   点击:9

近日,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马依彤指导,心血管病中心马翔主任、冠心病二科付真彦主任、刘成副主任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冯沅教授协助下,成功完成首例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患者许女士(化名)自出生伴有心脏杂音,其家属和本人并未在意。2016年,许女士被诊断“法洛四联症”并进行了外科矫治术。近两个月,许女士活动后出现明显胸闷、气短不适并伴有乏力症状,在新医大一附院完善心脏超声后提示为“肺动脉瓣反流(重度)”。

提示

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外科矫治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是由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舒张期部分血液从肺动脉反流至右心室。这种反流可能会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有心动过速和轻度疲劳,若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许女士入院后,经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心血管病中心马翔主任带领团队立即就许女士的病情开展病例讨论,评估相关手术风险和预后,为其制订了治疗策略。经充分讨论并与家属反复沟通后,决定为许女士实施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划重点:

目前,很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外科矫治术后仍存在严重的肺动脉瓣反流,但患者无法耐受再次开胸手术,心力衰竭症状逐渐加重,只能药物姑息治疗。经导管肺动脉瓣膜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左图:肺动脉造影可见大量肺动脉瓣反流;

右图:充盈测径球囊,同时行冠脉造影;

  术中,马翔主任医师、刘成副主任医师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冯沅教授实施手术,术中造影可见大量肺动脉瓣反流,沿右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送入超硬导丝建立轨道。根据测径球囊的测量,选用P30-25型号的VenusP-Valve瓣膜,至肺动脉分叉处开始释放,释放完成后重复造影可见人工瓣膜位置准确,形态良好,未见明显肺动脉瓣反流及瓣周漏。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手术成功。

图中显示VenusP-Valve瓣膜释放完成,造影显示位置准确,形态良好,无明显瓣膜反流及瓣周漏;

此次TPVR的成功开展是新医大一附院在瓣膜病介入治疗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医院心血管病团队在重度肺动脉反流诊疗领域进入全新介入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医大一附院将用更为精进的医术守护心血管病患者的“心”健康。


上一条:新医大一附院心血管病中心谢翔教授团队成功完成经肘静脉双侧同步AVS精准分型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一条:全疆首例“3.0T磁共振兼容可充电脑起搏器”在新医大一附院植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