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医大一附院举办第三期天山论“见”疑难危重病思维训练营
时间:2024-03-14   供稿:医务管理科 马明   点击:9

3月13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总结前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了天山论“见”新医疑难危重病思维训练营(第三期)活动,受到了疆内外医疗机构的欢迎。

新医疑难危重病思维训练营旨在全面梳理诊疗过程、总结和积累诊疗经验,拓宽临床医生的诊疗思路,提高临床医生对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和诊治水平。此次训练营采取现场直播方式,点赞量高达2.2万人次。截止目前,三期思维训练营共3.5万余人在线参与。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李若瑜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陆晨,各学科专家以及医院全体医师、进修生、实习生及疆内外兄弟医院近76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参会。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鲁晓擘主持会议。

皮肤科热依拉·阿不烈孜医师以《红斑不退、热度不减幕后的真凶》为题进行病例分享。14岁的患儿咳嗽、流涕10天,遂出现发热和皮疹,家长自行给予药物口服治疗,疗效欠佳;来院前1天患儿颈部出现密集分布红色皮疹,逐渐累及面部,伴有瘙痒、发热等症状,门诊立即收入院治疗。

儿内三科谭自明医师补充阐述了患儿在儿科的诊疗经过;皮肤科万学峰主任医师围绕患儿皮疹着重分析了该病例临床特征和疾病鉴别诊断;呼吸重症监护科才开·莎热丽医师对该病人住院影像资料和肺部感染情况进行详尽剖析;感染病·肝病一科唐莉主任医师围绕患儿脓毒血症的诊断及检查检验结果分析,对诊治经验进行阐述。现场多位青年医师也参加了讨论并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诊疗思路和想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李若瑜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线进行点评。她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新颖独特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对临床思维的特点、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分享了在诊疗过程中贯穿临床思维的心得体会,让在场青年医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期间,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岩、昌吉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孙亚琴表示,此次训练营是一次临床思维的学习和锻炼,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体现了MDT在诊疗中的重要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此类高质量高水平的交流会,不断提升基层专业水平。

新医大一附院儿科中心儿内三科主任医师罗琼、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主任加孜那·托哈依,感染病·肝病中心一科主任孙晓风、皮肤科主任帕丽达·阿布力孜共同参与现场点评。

陆晨院长在总结时表示,诊断中蛛丝马迹的线索对于剖析病因至关重要,注重细节是提高临床思维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与会专家及时评价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呈现了一场高水平MDT病例讨论会。此次思维训练营为广大青年医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业务水平,深入解读每一种疾病,锻炼临床思维,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训练营活动将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希望大家踊跃参与训练营,扩大知识领域和诊疗思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鲁晓擘副院长表示,随着新医疑难危重病思维训练营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受到了疆内外医疗机构的热烈欢迎。训练营活动转变了传统交流方式,是医院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又一创新。在病例讨论交流中,各科室医师根据诊疗规范和最新诊疗进展,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病例的处理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使青年医师初步形成规范诊治理念及缜密的临床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学习兴趣。此次交流促进了全院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为深入推动临床培训创新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


上一条:【喜报】14项!新医大一附院又一批项目立项
下一条:聚焦智慧创新 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年新疆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