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和田地区医护人员儿童糖尿病诊疗水平及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水平,1月18日,自治区科协、新疆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和田地区科协、和田地区卫健委联合举办了“2024-2025年自治区科协助力乡村振新科技之冬”首届儿童糖尿病标准化治疗与管理模式推广项目暨糖尿病冬令营。


活动在和田市卫健委举办,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会上,新医大一附院儿科中心儿内四科主任米热古丽·买买提就《儿童1型糖尿病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答疑,护士长雷瑞玲以《科学控糖,“食”分重要》为主题讲解了如何通过碳水系数与胰岛素系数的计算等方式科学控糖,为与会医务人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业知识盛宴。

1月19日,“和田地区首届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冬令营”活动在和田市科技馆三楼举办。活动为广大1型糖友家庭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平台,为1型糖宝及其家属带来了专业的知识和贴心的关怀。活动中,家长们分享了各自孩子的控糖故事,一附院专家团队听取了大家的疑问并仔细讲解。
小科普
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终生依赖外源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以及控制血糖。它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在于,2型糖尿病自身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没有完全丧失,多数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
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明显的“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如果你还很年轻,如果出现了“三多一少”,那么就去医院做个1型糖尿病筛查。
此外,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但是1型糖尿病极少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孩子在6月龄之前就得了糖尿病,需及时到有资质的大型医院就诊,筛查是否为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糖尿病。
小科普
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1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有三种:
第一:来自父母的原因——遗传因素
父母任意一方患有1型糖尿病,他们的孩子比正常人的孩子患病几率就高一些。研究表明,1型糖友发病的年龄越小,遗传因素的影响越大,越容易传给下一代。但是,1型糖尿病不是遗传性疾病,相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1型的遗传率更低。
如果父亲有1型糖尿病,遗传给孩子的风险在5%左右;如果母亲有1型糖尿病,遗传给孩子的风险大约是1~3%。也就是说,多于90%的患有1型糖尿病的父母不会将这种疾病遗传给子女。
第二:免疫系统出问题了
我们正常的免疫系统是用来保护自己不受“外来入侵者”伤害的。
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身体把自己的胰岛β细胞被当做“外来敌人”,产生一些叫做“抗体”的武器来攻击和杀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细胞失去作用,不能产生胰岛素,进而发展成1型糖尿病。
这样一些“抗体”是能通过抽血检查出来的。如果查出1型糖尿病“抗体阳性”,就表示很可能已经患1型糖尿病了。
第三: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或一些化学因素也可能伤害我们的胰岛细胞。例如,有些糖友经历家庭装修后得了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某些化学因素破坏了胰岛细胞,造成胰岛素缺乏,进而引发1型糖尿病。
本次活动为和田地区医务人员和患病家庭在诊疗、养护、日常管理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专业能力支持,为当地1型糖尿病患儿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今后,新医大一附院将更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为全疆各地区带来更加坚实的健康助力。
来自和田及周边地区共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授课,60余名患儿和家长现场参加冬令营活动。
新医大一附院
儿科中心儿内四科简介
新医大一附院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专业成立于2010年,目前科室临床工作包含专业病房、专科门诊、新生儿筛查中心,具有解决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多学科综合实力,诊治病种涵盖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内分泌疾病方面如儿童糖尿病、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低血糖、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遗传代谢病方面如普拉德.威利综合征、Noonan综合征、Turne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有机酸血症等疾病的急诊处理和随访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
新医大一附院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定点医院、中国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临床规范化诊疗协作联盟、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糖尿病理事单位,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大专项合作与转化基地。
米热古丽·买买提主任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 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下午,周四上午
罗燕飞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周五、周六上午
内分泌专科门诊 每周四、周日上午
科室咨询电话:436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