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建起了新媒体工作室
如果说医生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那么医院便是健康科普的主阵地。
为更好地推进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2022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统筹下,医院成立新媒体工作室,推出“新医专家讲”系列健康科普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内容。
今年“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医院消化病二科副主任高鸿亮就通过短视频向公众科普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种类和长期管理方法。该视频发布短短一天,就收获了1万多个点赞。“视频中讲到炎症性肠病都有哪些种类,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这些知识对我们非常有用。”网友“高姐”说。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专家在“新医直播间”,围绕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网友进行互动。刘隽摄
今年,医院进一步拓展新媒体平台功能,开通直播,打造“新医直播间”和“天山论‘见’”栏目。前者邀请专家在线科普并解答网友疑问,后者则聚焦疑难病例,由专家讲解治疗思路,并邀请各地医生讨论。这种紧密的互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养,也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水平。
“在推进健康科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健康科普不应仅限于疾病知识,更应触及人心。”新医大一附院宣传科副科长石慧说,工作室推出了“医师记忆”系列医学人文纪录片,通过讲述真实的医疗故事和医生的亲身经历,普及健康知识,加深公众对医学和医疗服务的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病人的恐慌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疾病,下一步要干什么,需要找谁来帮助。我们一定要告诉病人,到底能治疗到什么程度……”医院“医师记忆”第三期《用心沟通用爱交流》纪录片中,血液病一科副主任袁海龙的一段话,既引发患者共鸣,也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
“健康科普是医生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它不仅能帮助大众了解深奥的医学知识,纠正错误认知,还能促进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改善医患关系。”石慧说,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将继续创新健康科普的制作和传播形式,满足各族群众对优质医疗科普内容的迫切需求,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